迫击炮火力全开。
    前沿阵地沸腾了。
    虽然是只有十五门迫击炮。杀伤效果却是非常好。
    “轰……”
    “轰……”
    将日寇炸的一佛升天,二佛出世。
    主要炮弹多。炮兵只管埋头发射。一分钟差不多20发。
    日寇都是轻步兵,没有坦克掩护。
    个人技能的确是很强的。但是,被炸到一样会仆街。
    在日寇被迫击炮暂时遏制的时候,国军士兵趁机冲出阵地,将残存的人质拽回来。
    没有了人质的阻挡,各种轻重机枪就可以火力全开了。
    “哒哒哒……”
    “嗒嗒嗒……”
    子弹将日寇压的无法抬头。
    只能被动的遭受炮弹轰炸。
    雷达地图显示,红点的数量在逐渐的减少。
    “轰……”
    “轰……”
    日寇的步兵炮,还有90毫米迫击炮也在轰炸。
    炮弹落在国军阵地上,炸出一团团的灰尘。国军这边,也是有人伤亡的。
    坦白说,日寇的炮火,也是很猛的。
    残存的战争,没有谁能做到零伤亡。
    张庸的要求很低,只要达到一比一的伤亡比例,就算是胜利。
    一个国军换一个日寇,值得。
    就目前的战况来说,应该是可以做到的。
    接下来不清楚。
    重头戏在后头。
    将迫击炮交给其他人指挥,自己去组织火箭炮。
    那些日寇的步兵炮,还有迫击炮,马上死翘翘。
    “啾啾啾……”
    “轰轰轰……”
    果然,一连串火箭弹过去,日寇的步兵炮首先哑巴。
    日寇一个大队,普通编制好像才两门九二步兵炮?但是眼前这群日寇,居然有六门。应该是被加强了。
    其拥有的90毫米迫击炮数量,显然也是被增强过的。足足十八门。
    所以,这个第五师团的炮火,比一般师团都要猛烈。
    即使遭受到火箭弹的打击,日寇的迫击炮还是能够左右腾挪,非常灵活的射击。
    张庸用了好几轮的火箭弹,才算是将其彻底摧毁。
    没有炮火的掩护,日寇步兵只能成为待宰的羔羊。
    但是空指部地图显示,日寇的重武器,包括坦克、75毫米山炮、105毫米重加农炮等等,正在向兖州赶来。北面有。南面也有。所以,真正的鏖战还在后面。
    苔儿庄围歼战,没有一个星期,估计难以结束。甚至可能更长。
    而一个星期的时间,足够日寇调动更多的兵力。
    如果是两个星期,日寇能调动的师团数量,可能超过十个。
    压力山大……
    “专员!”
    “谁?”
    忽然有人叫唤。张庸回头。发现是莫德宏。
    咦?居然是他?他怎么出现了?还以为看错了。最后发现是真的。
    的确是莫德宏来了。
    紧赶慢赶的,终于是赶到了。
    看他气喘吁吁的,就知道路上累得够呛。
    “是你?”
    “对,专员,是我。我来报到了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张庸点点头。
    然后想起48军。不知道进入战场没有?
    “48军呢?”
    “还没到徐州。还在路上。”
    “哦。”
    张庸有些失望。
    48军居然还没赶到徐州?
    果然,选择步行是欠考虑了。以后必须纠正。
    能坐船就坐船。
    能坐火车就坐火车。
    “他们目前应该是在阜阳附近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张庸没有细问。
    阜阳就阜阳吧。目前也没办法解决。
    没有汽车。没有飞机。只有两条腿。
    “来人!”
    “到!”
    派人将拓跋雷火叫来,简单交接。
    兖州处在邹城和济宁之间,是整个防线的支撑点。
    毫无疑问,也是日寇进攻的重点。
    在兖州火车站以北,是12军的防区。兖州火车站以南,是55军的防区。
    这个部署,主要是针对北面的。
    南面的日寇,力量有限,消耗一点就少一点。
    但是北面的日寇,却可以沿着铁路源源不断的赶来。没有上限。
    在济宁、兖州、邹城一线,有国军四个军。还有一个豫苏鲁游击纵队。纸面兵力是很足的。
    其实,国军的纸面兵力,向来不缺。缺的是真正的战斗力。
    一会儿以后,莫德宏向张庸走来。
    “专员。”
    “有事?”
    “委座来徐州了。”
    “真的?”
    张庸立刻涌起不祥的预感。
    非常别扭的感觉。下意识觉得老蒋到来,可能会误事。
    纵观老蒋的军事指挥,确实一言难尽。
    很多时候,明明下面制定的计划都是挺好的,也在执行中,结果,他一来,就全乱套了。
    他总是喜欢将之前制定的计划搅和,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思来。
    仿佛其他所有人都不如他似的。
    结果就是……
    三年转进孤岛!
    毛病啊!
    他忽然跑到徐州来做什么?
    这里有桂系的李、白两人坐镇,完全不需要他啊!
    他忽然跑来,反而会给李、白两人很多掣肘。会让下面的黄埔嫡系军队产生错觉。
    第五战区好不容易才理顺作战关系,他一来,又乱了。
    汤恩伯肯定是听他的,不听第五战区的。那之前的计划可能又要被修改了。
    “他来做什么?”张庸不掩饰自己的抵触情绪。
    本来就是抵触嘛!不爽。
    你好端端的呆在汉口,呆在重庆多好。
    偏偏跑到徐州来。
    显得你很能似的。
    “不知道……”莫德宏欲言又止。
    “如果他插手指挥,那就完蛋了。”张庸直言不讳。
    “这……”莫德宏不敢搭话。
    他是桂系的人。没有张庸这么口无遮拦的。
    桂系的人当然不乐意老蒋来徐州。可是,别人来了,也只能欢迎。
    毕竟,老蒋是委座。大家都要听委座……
    “自己来的?”
    “不。带着很多人。有记者。有外国人。很多大鼻子的洋人。”
    “你怎么知道?”
    “我和他是同一趟火车。我是赶到信阳上的火车。”
    “哦……”
    张庸暗暗皱眉。
    老蒋这么兴师动众的,不怕日寇飞机?
    真的以为日寇飞机三个月内不会出动?
    是苏联人给他的保证?
    应该是。
    日本人或许真的不会出动飞机。
    否则,一旦违背承诺,苏联人的面子就挂不住了。肯定会应激反应的。
    没想到,三个月的禁空期,反而让老蒋自由了。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。
    “我听说……”
    “老莫,你就说吧。吞吞吐吐的算怎么回事?”
    “专员,主要是我听到的,都不是准信。没有人知道准信。都是道听途说……”
    “说。”
    “委座准备在中原战场和日寇摊牌。迫使日寇谈判议和。”
    “是吗?”
    “据说委座非常自信,觉得又回到了当年第二次北伐的时期,那个时候的他,意气风发……”
    “哦,优势在我……”
    “什么?”
    莫德宏没听懂。不明觉厉。
    张庸摇摇头,没有解释。也没有必要解释。
    用奉化口音说“我不明白”就行。
    原来是老蒋忽然又觉得自己行了。
    要在徐州战场晒冷。
    奇怪,到底是谁给他的勇气?
    “那个……”
    “老莫,你是女人吗?说个话这么费劲。”
    “专员大人你在蒙城,一顿就打爆了日寇第六师团。让委座看到了胜利的希望……”
    “我?”
    张庸哑口无言。
    不是。回旋镖?打中我自己了?
    居然是我给老蒋的勇气吗?不是。别误会。我没有。我没做过。
    挠头。
    这件事,还真是……
    怎么忽然吃瓜吃到自己的头上来了?
    毛病啊……
    “第六师团是日寇的精锐,被你打的一败涂地,估计其他师团也差不多……”
    “那个,其实……”
    “委座觉得,你用一个军就能打败日寇两个师团。其他人应该也行。现在,徐州战场集中了三十个军,七十多个师,对付日寇十几个师团,应该没问题的……”
    “我……”
    张庸只有闭嘴了。
    完蛋……
    居然是自己惹的祸!
    老蒋觉得,我张庸能做到的,其他人也能做到。
    哪怕是打对折,也是优势在我。
    于是雄心爆发。
    “中央教导总队也都来了。”
    “哦……”
    “我听说,委座要在徐州周围,集中八十万大军,和日寇决一死战。”
    “八十万?”
    张庸感觉又不好了。
    不是,台词为什么那么熟悉?八十万对六十万……
    哦,日寇没有六十万人。但是,依然感觉不好。
    日寇当然没有六十万。但是,国军肯定也没有八十万。纸面兵力八十万,实际上有六十万就偷笑。
    其他二十万哪里去了?不要问我。我也不知道。
    而实际兵力六十万里面,真正能打仗的,估计只有三十万。
    所以,双方决战兵力,其实是相差无几。
    从战略角度来说,是不可能赢的。只能给日寇增加一些损失而已。
    日寇被逼急了,绝对会出动大量的海军战舰到来,然后起飞舰载机,对中原战场狂轰滥炸。
    在三个月的禁空期里面,日寇陆航,也会集结大量的战机。
    而国府空军,在三个月时间里,能够增加多少作战飞机呢?
    “专员,你不看好?”
    “没有。我是委座的跟屁虫。他说啥就是啥。”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    莫德宏觉得张庸是在掩饰什么。
    显然,这位委座最信任的专员大人,对战局似乎不是很看好。
    奇怪……
    专员大人为什么会如此悲观呢?
    他是最擅长打胜仗的啊!
    一举收复蒙城!
    还缴获了日寇二十八门105毫米榴弹炮。
    这些,都是实实在在的战功。无人能及。
    按理说,他应该是信心最充足的。怎么会有不同的看法?
    “你们两位长官怎么说?”
    “他们都觉得,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。”
    “哦……”
    张庸闭嘴。
    没事了。那就打吧!
    既然桂系两个大佬也这么认为。
    人教人,愚公移山。
    事教人,立竿见影。
    “报告!”
    通讯参谋到来。
    递给张庸一份密电。是给他本人的。
    张庸接过来。看完。
    是老蒋私人发来的。赏赐他十万美元。从中央储备银行账户支出。
    本来不太愉快的心情,立刻变愉快了。
    呵呵。俗人嘛!就这样!
    十万美元,顶好多枚国光勋章!
    什么?
    中央储备银行目前,可能没有十万美元?
    没事。我可以挣的。
    等我挣到了,这十万美元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取走。
    对于老蒋来说,也算是空手套白狼。他自己一分钱都不用掏。你张庸自己左边口袋掏右边口袋。
    不然怎么说,别人能做委座呢!就是高明啊!这都能想到。
    也好。他张庸却之不恭了。
    以后啊,这个中央储备银行,迟早姓张!
    哦,不,现在已经姓张……
    “你去忙吧!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莫德宏转身离开。
    张庸暂时没事干。
    四个军长都已经到位。日常事务别人自己会处理。
    他张庸就是负责救火的。是帮闲。
    除非日寇猛攻……
    但是暂时没有。
    于是将注意力赚到那些轻装步兵营的身上。
    八个营,挨个查看……
    豫字营的附近,有零星的日寇。
    其他七个营,暂时都没有和日寇触碰。位置不对。
    “来人!”
    “到!”
    “给我一部电台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很快,电台准备好。
    张庸拿出和八个步兵营的联络密码本。
    对照空指部地图,指引它们到有日寇的位置。主要是靠近日寇重武器。
    无法消灭?
    没关系。袭扰一下也是好的。
    主要的目的,就是要让包围圈里面的日寇不得安生。
    让敌人疲惫,也是战术的一种。
    如果能够给敌人制造一点混乱,那就更好了。
    乱才有机会嘛!
    说不定可以实行斩首战术……
    咦?
    等等!
    忽然,湘字营的雷达地图显示,附近有日寇电台。
    电台?
    那就是大队级别?
    可能是大队指挥部,或者联队指挥部?
    没说的,立刻命令湘字营向电台位置移动。自己寻机发起攻击。
    想了想,又发一份电报,叮嘱湘字营,不要恋战,打完就跑。千万不要被日寇主力抓到。
    有点遗憾。
    分身乏术。
    要是有五百个张庸……
    “报告!”
    有人到来。
    是12军的通讯参谋。
    “什么事?”
    “报告专员大人,有来自徐州的电话找您。”
    “徐州?”
    张庸立刻想到了老蒋。
    不会是老蒋打电话找自己吧?又要做什么?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
    于是来接电话。来到12军军部。
    发现孙桐萱在门口肃然站立。好像雕像一般。表现得恭敬、拘束、紧张、惶恐。
    疑惑的看着对方。孙桐萱示意他进去接电话。
    张庸:……
    得,这个架势。肯定是老蒋的电话。
    于是点点头,进入指挥部。
    里面空荡荡的。所有人早就自动退避。
    拿起话筒。
    “喂……”
    那边等了一会,才有人接。
    果然是优势在我。真的是将电话打到前线来找自己。
    受宠若惊?
    不存在的。
    就知道那十万美元不是那么好拿的。
    但是对方先给钱,然后再要自己做事,也算是有诚意。他张庸可以接受。
    “委座。”
    “额问你,你能守住兖州多久?”
    “报告委座,您需要我守多久,我就守多久。”
    “十五天可以吗?”
    “可以。”
    张庸肯定的回答。
    十五天?没问题。多大的事。
    就两个星期而已。难道日寇还能飞天?轻而易举。
    “骑二军需要调走。”
    “可以。”
    “69军也要暂时归属第五战区指挥。”
    “可以。”
    张庸表示无所谓。
    防御战,自己的强项啊!又不是没有火箭弹。
    如果有需要,自己还可以顺便出去打个野。或者是向南攻击,和坂垣征四郎面对面。
    话说,自己只见过矶谷廉介,还没见过坂垣征四郎呢!
    还有土肥原贤二也见过了……
    咦?两个熟人啊!难得在这里相遇!
    上次扇了土肥原贤二多少巴掌来着?
    感觉不太过瘾。
    这次多扇几下?
    “委座再见!”
    挂掉电话。10000%的狗腿子姿态。
    任谁看到了,都要说一声,专员大人的忠诚,真是日月昭昭,天地可表……
    然后……
    撇撇嘴!
    切。真是小看我!
    坚守十五天而已!居然要亲自打电话!
    闲的……
    一百五十天都没问题啊!
    哦,这个口气有点大了。主要是三个月禁空期过去了。
    到时候,日寇出动飞机狂轰滥炸,的确是有点难度了。
    “孙军长!”
    “到!”
    孙桐萱进来。
    神情肃穆。还有点紧张。
    那是委座的电话。不知道是有什么要紧事。
    可能是非常危险的任务?
    “委座要我们在兖州坚守十五天的时间。”
    “十五天?”
    “对。有点小觑我们了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孙桐萱不敢搭话。
    但是一颗悬着的心确实是放下来了。
    十五天……
    好像真的不多。
    尤其是对于张庸来说。
    “组织部队,准备进攻。”
    “进攻?现在?”
    “对。现在。进攻白家店。然后是吴村。”
    “好!”
    孙桐萱答应着。
    他明白张庸的意思了。是要主动防御。
    不能坐以待毙。不能在兖州白白的等着日寇杀过来。要主动攻击,扩展防御深度。
    津浦铁路经过兖州,往北就是白家店站。再往北,就是吴村站。
    眼下,这两个小站,都被日寇控制了。日寇在这里卸载兵员和物资。非常忙碌。
    如果能够反击成功,就可以将日寇逼退二十里左右。
    如果能拿下吴村站,则可以将日寇逼退大约三十里。
    从防御角度来说,当然非常必要。
    防御的纵深越大,日寇想要突破就越困难。
    于是……
    集结部队。
    张庸亲自带队。
    “出发!”
    【未完待续】
    (本章完)